操作系统的三种结构:
宏内核(Monolithic kernel),又称单核心
混合内核
微内核
推测应该借鉴了 fuchsia 的微内核架构:
fuchsia 微内核架构 (读音可以这么读?飞由沙 哈哈)
大家可以看看这则文章:
鸿蒙操作系统优点:
使用微内核架构进行实现操作系统
多终端的能力共享 互为外设
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 OS
分布式架构 天生流畅 内核安全 生态共享
分布式架构首次用于终端OS实现跨终端无缝协同体验
高性能的IPC,和分布式软总线的协议栈的重构应该有一定关系?
分布式任务调度
分布式数据管理
硬件能力虚拟化
分布式软总线
这种分布式架构 通过 2G3G4G5G 蓝牙 wifi 网线 等网络传输协议来进行支持 万物互联。
分布式软总线进行调度 硬件能力虚拟化资源池
采用分布式软总线的协议,其将四层协议栈精简为一层,提升有效载荷,交互极简 更快发现 更快连接。说白了,其就是重构了协议栈,减少了包头,增大了单数据包传输的字节数。实现了极简的协议。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传输效率和传输性能。但是向后兼容性上会有问题,而且需要重新的api接口?所以很可能基于传统osi七层协议的应用,在鸿蒙操作系统上可能会不支持,这只是我的推测。
确定性时延引擎,针对不同的进程,使用不同的调度的优先级。保证不同需求的进程能够及时调度,而非linux中传统的面向于服务器负载的公平调度模式。匹配应用特性,实现精准调度。
形式化验证方法? 最新的sosp 2019 上,也出现了使用形式化验证的方法来进行验证文件系统的文章。看来这是一个趋势。论文中如果能对软件系统进行验证。就能使用数学的方法提高说服力。之后可以研究研究。
微内核设计:无root,但一定会有有一个管理员角色的用户存在
这有一定好处,对于用户来说,用户用到root情况很少,使用微内核设计能够提高安全性。但是后期可定制性就会降低。用户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设备。有可能自身的计算资源受厂商控制,不能完全调优自己设备的性能。不仅又让我想起了ibm大型机的故事。
鸿蒙操作系统架构:
既然现在内核中包含linux 内核的存在,还有liteOS的存在。也就是说现在 最底层还有一个hypervisor吗?使用虚拟化来进行实现?然后软件使用 分布式软总线进行 传输消息?分布式软总线是用户空间中的一套协议?啥时候能见一见代码呢?
估计之后还是会提供虚拟化层来进行虚拟化api 或者兼容系统调用。因为linux 生态太大了... 等鸿蒙操作系统开源之后再看看吧!
华为ppt上对 程序员的生态 展示也是很友好,不知道真正做起来怎么样?看来又要有一帮华为程序员忙碌在开发和测试的第一线了。这也意味着华为或者国内其他厂商未来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系统或者体系结构相关的人才。
按照最近几年华为的新闻,可能鸿蒙操作系统会重点在 x86,x86-64和arm 等体系结构上进行适配调优。
对于鸿蒙系统的兼容性,目前因为存在linux 内核的存在,可能兼容性会好一点,但是如果linux 内核移除之后呢?我对余总的观点表示怀疑。
鸿蒙OS 开源?一定是又用了很多开源代码吧,因为licence所以不得不开源?会不会linux或者fuchsia?不管怎么样,我相信大家都在期待。
视频地址:
官方网站:
现代通用,开放OS面对的方面:
- 上游硬件厂商
- 下游应用开发者
- 设备友商
- 用户
- 黑客
- 同时期同类型的操作系统的竞争
资源来源自网络,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学习,更多关于系统相关的内容,请关注 cnblogs.com/xuyaowen